2024-11-18
作者周龄写了两本同名的书,都叫《认知觉醒》。第一本(2020-10 出版)的副标题是“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”,第二本(2022-10 出版)的副标题是“伴随一生的学习方法论”。第二本书也是为青少年学习而写的,而且被微信读书评为“神作”级别,推荐率达91.5%。出版短短2年,仅仅在《微信读书》一个平台就赚获13万阅读量。这是很少有工具书被这个多读者如此高度地赞同。可见在这个内卷严重的中国教育界,有多少学生和家长都在苦苦地寻找着学习的出路。
大叔——我,是80后出生的,在中国一线城市(广州)长大的。那时改革开放开始走上轨道,大家都意识到知识就是力量,教育就是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。我们这些80后从小就有幸受到学校、家庭、社会的重点培养。学校不缺教育软硬件资源,有出色的好老师,有重金打造的教育设施。家长们为我们提供充足的营养和锻炼。社会也赋予我们无尽地期望和支持,看看每年高考那几天的社会气氛方可略见一斑。这些孩子,现在已经进入不惑之年,大多数都成为了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、社会发展中坚力量。
我们获得了良好的教育,社会获得了全面的提升,这样的良性循环加深了人们对持续加强教育的需求。家长们越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更好受到教育,日后成为有用的人,成就一番事业。目前社会需要的人才标准更高更全面。他们应该有扎实的知识储备,快速的学习能力,高效而积极的人际沟通能力,更稳定的情感管理,敢于创新尝试和开拓的进取精神,对自己的成败有合理的态度和行动要求。
然而,在求学过程中,时常有人会因为以下的情况感到无能为力,甚至焦虑或抑郁。
- 感受不到学习的意义,缺乏学习内动力;
- 强烈希望自己变好,但只知道盲目努力;
- 学习时总是分心走神,注意力不够集中;
- 明明很想学习,却总是沉迷娱乐或信息;
- 在自由时间里学习低效,甚至完全失控;
- 不知道如何梳理情绪,以致学习状态差;
显然,我们父辈那种悬梁刺股,废寝忘食的“鸡娃”教育方法,现在已经不合适了。学校填鸭式教育也显得越发落后,因为知识的获取更多地依靠个人的内驱力,而不是教育机构的推送力。
针对上面提到的那些状况,建基于当代科学的理论,作者周龄提出了这一套系统化的学习方法论,叫做,认知觉醒。
从脑科学、认知科学、心理学、行学科学、社会学等领域的知识出发,把底层的学习规律和心理规律描述出来,让你了解学习背后的奥秘,从而提升你学习的内动力、专注力、自控力,提高情绪的积极性、稳定性和开放性。
当然,这本书也承认,成为学霸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。但是,不用气馁,这本书的方法论能让你能够运用更为科学的方法,怀着正面积极的态度来求学。我个人认为,人本好学,充满好奇心,但长期的被动学习,失衡的压力,和偏离的学习观,早早地压死了我们好奇心。与其成为一个学习机器或者百科全书,我更希望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,对知识孜孜不倦,能感悟着知识带个自己的提升和力量,甚至还可以帮助到身边的人。
“伴随一生的学习方法论”,如本书的副标题所示,这个方法论不仅仅适用于在校生,也适用于我们每一位好学的小伙伴,大叔大婶,大爷大妈。更重要的是,能让你重新找回学习的动力和兴趣。
诚然,我们从小收到的学习建议都十分片面和零碎,不能成为一体的系统。本书不仅从方法方面提出科学的建议(《学习技法》),更重要的是,还帮助读者获得积极的,更为广阔和终身的提升。(《学习心法》)。
以下是我按照书里的章节划分所建立的思维导图。
左板块是“技法”,又板块是“心法”。
在提出科学建议前,作者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我们大脑的结构和工作特点(《大脑-学习的基石》)。基于对大脑的认识,我们就更好地理解下面四个核心问题:清晰,专注,反馈和匹配。
《清晰-学习的窍门》让我们看出学习的真正意义就是把不懂的搞懂,拨开迷雾见青天。因此,清晰是主导求学始末都思想状态,除了学习的内容要清晰,我们的情绪处理,行动规划和执行都力求清晰可控。成者,事半功倍。
《专注-学习的核心》专注是一个过程,如何做到符合大脑科学的专注和高效?这部分内容不容错过,尤其对贪玩的人来说。
《反馈-学习方法》每一次反馈都是一次进步的机会,我们从每一次反馈中获益的多少能决定我们进步的速度。大脑对反馈也是有一套被证实的科学理论。
《匹配-学习规律》欲速则不达,虽然,这是一个讲求速度效率的时代,但,我们的学习讲求的是配速,而不是高速。长跑的人都知道,找到自己的最佳配速,才能跑得远,跑出自己的最佳状态。求学亦如此。
心法部分在更为广阔和深层的维度提出建议,包括心理,心态,环境。
《心理-学习动力》帮助我们找到学习的意义,我们做任何事都牵连着事情的意义。简单来说就是,为啥要做这件事。为什么要学习(“为中国之崛起”就是一个意义),为什么要学某些知识,为什么要学习这个方法论。这一章帮助我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意义,从内至外推动我们的学习行为。
《心态-学习的视角》“他数学好,你语文好,我心态好”。这一定程度上不是自嘲,有好心态的加持护航,你的学习会更持久,你也能坚韧合理地面对挫败。这也是正面学习的秘诀。
《环境-学习的助推》心理和心态主内,环境则主外。没有人否认,在图书馆比在菜市场更适合写出一篇好论文。除了实体环境,这一章还提到精神层面的环境,就是打造顶级的朋友圈。当然这不是社交媒体里的互相关注,而是通过阅读好书,来链接顶级大师们的思想,提升自己的精神环境。
在接下来的每一个星期,我会按顺序分享一章书的阅读内容。让大家通过我的分享,既可以快速地了解这个完整的方法论体系,也可以获得我运用这个体系的心得和更多的外部知识链接。
值得注意的是:如果你是父母,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,你确实会获得不少新知。一方面心想,如果我读书的时候能知道这些就好了,另一方面心想,还不迟,我可以让我的孩子知道。但是,我在阅读的过程中,需要不断克制自己的第二种想法。努力地不直接灌输这些新知识给我孩子,也不以书中的建议去“鸡”我的娃。
听起来很矛盾,既然学到了,为什么不用。其实,我一定会用,但是,我只会用自己来做验证。原因其一,学习是主动行为,而非被动行为。这本书无时无刻强调这一点,而且以这一点作为基本前提。其二,从学习这套方法论,到为己所用,必须经历领悟习得这个阶段,需要的时间因人而异,收获也不尽相同。我期待在我个人习得的过程中,潜移默化地告知我的孩子,带领他们一起进步,而不是教条主义地再一次推送教育。
期待每一期通过我写你读,我们能建立一个沟通的桥梁,一起展开认知觉醒之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