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1-03
心态,就是我们对某一件事情态度的变化和调节。从态度来说,无非是接受、喜欢,又或者拒绝、厌恶,甚至恐惧。我们对事情的初始态度会指导我们采取相应的行为,决定迎头而上,还是掉头就跑。结果可想而知。通过结果,这样的信息又反过来强化我们的初始态度。
好消息是,“人类是很会自我解释的动物”,有很多事情,一开始我们看似不喜欢。如果,换个视角来分析,我们会得出一番不同的景象,让我们的态度发生正面的改变。那么如何做到的呢?
《不上班咖啡馆》里胖子给小明的其中一个建议就是“要追不要逃”。这是同样的心理,面对一件事情,首先撇除主观起始态度,主动地、提前地把它纳入我们预期范围内,到应该行动的时候,跟自己说,“反正都已经安排好了,就去做呗!”。这样我们就更容易就开始这件事,也不会拖延或找借口逃避。
例如,我们家偶尔需要维修一下房子,维护一下花园,这些琐事并不紧急,但又不得不做。我发现,提早安排好时间,甚至把工具材料都提前准备好。到时候,就不会找借口拖延,更容易开始,而且效率更高。
拖延或逃避带给自己一时的安舒,最终我们还是要赔上更大的代价。
多数的痛苦都是来自对自己或者别人的过高期待。如果,我们主动降低这样的期待值,一切事情都变得轻松,心态也可以放宽。例如,我希望达到长跑10公里的目标,但不知道训练过后我能跑得有多快,因此,我没有给自己设定目标速度,只要能顺利跑完10公里,我就很高兴和满足了。这样的目标设定,给我适度的挑战和压力,而不至于把我压倒,吓退。
当然,生活工作上,更多的是外界给予我们的任务和压力。面对这些事情时候,我们只要做最好的准备,做最坏的打算,结果固然重要,但问心无愧,至少可以肯定:“我没有浪费时间和精力,这是我尽力而为的结果,我努力尝试了,也学到了”。
想把厌恶的事情变成喜欢的事情,最好办法就是,拿出一张纸,“写下10个好处和优点”。如果,我们努力把对事件的视角向正面积极方向挪动,思维和行动也会变得积极,事情的结果也会朝着心里所想地偏移。
如果是一件循环反复的事情,我们通过调整视角,获得了好的结果,会强化我们对这件事“10个好处和优点”的印象,我们将会更愿意执行下一个循环。渐渐,我们也不再厌恶这件事了。
首先要说明,感“兴趣”的事情不等于“有趣”的事情。有趣的事情,往往是神经生理上获得某些刺激而感到愉悦而已,事情本身并不带有长远的个人提升和造诣。例如,刷手机、聊八卦、购物、吃一顿美食……当然,这些是都可以做。
感“兴趣”的事情是应该给个人和社会群体带来长远的益处,例如,琴棋书画,育人施教,体育运动等等。这些事需要正念的思想去日复一日的打磨修炼,其中总有失意的时候,那么在那个时候,你还对这件事感兴趣吗?
这里要打破一个骗局是: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只凭兴趣学习的人都失败了。 事实上,我们擅长的事,我们往往会对它感兴趣,而我们不擅长的事情,我们则主观上回避,所以自我欺骗地说,“不感兴趣”。一方面来说,我们在一开始做某些事情事,做得好,老师同学家长说,“你做得真好”,我们听到的不仅仅是表扬,我们内心会肯定自己,这件事适合我,我感兴趣。反之亦然。
事实上,促成我们成功的核心其实不是“兴趣带来的喜欢”,而是“擅长带来的成就感”。我们没有必要“培养兴趣,寻找兴趣”,我们只需要先埋头老老实实干一回,把这件事变成自己的擅长,成就感会继续推动自己前进。
我们现在流行打卡,什么都可以打卡,读书打卡,吃饭打卡,上班打卡,微信运动打卡。这些都尝试让大家爱上一些不容易爱上的事情。不过,不是所有打卡都是有用,有益处。
首先利用打卡是很好培养习惯的方法,我们借助打卡能养成《精力管理》中所提到的“仪式习惯”。例如,我每天6:30闹钟响,我就起来(打卡点1),开始阅读或写作(打卡点2),然后做运动(打卡点3),这是一连串打卡的行为,目标就是要培养“仪式习惯”,更深层的目标是让我善用清早的时间去学习思考运动,提升自我。
经过打卡,培养出仪式习惯,仪式习惯一旦形成,我们自然而然,到点了就自动去行动,那么打卡也不再需要了。我目前6:30起来的一套仪式习惯也渐渐养成,因此,打卡的意义也不存在了。我也从来没有在朋友圈晒自己的打卡结果(我认为这是一个危险的做法,因为,我打卡是为了心理暗示自己,而不是告诉别人我做了没有,事实上别人也不关心你有没有做)。
经典的例子是,微信运动。它让大家每天晒行走步数在排行榜上。一排名,事情就变质了,不管之前爱不爱运动,人们都为了刷步数到处逛。数据上是鼓励了运动,但赤裸裸地抹杀了主动养成运动习惯所再来更多的益处。
如果,我一味关注打卡的次数,而忽略实际上这些打卡行为的最终目的,那么我就白打卡了。我们每次打卡都要问问自己,我为什么要打这个卡,我期望这次打卡的产出是什么,是阅读沉思一段文字,写出一段总结,还是有效锻炼到身体。
一件事放到你面前,你对他的态度只有三个:正面,中性,反面。
如果,是你擅长的事,那么当然你很乐意接受,记住,兴趣是假象,擅长带来的成就感才是成功的核心。
如果,你从来没有做过这件事,像小孩一样懵懂,那么就是中性。你对他无感,那么这个时候,你可以先认真做,从中学习和成长。
如果,你有过往不好的经历,那么,试一下转换角度,写下“10个好处和优点”,调整心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