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4-10
上一期,我们认识了新的故事主人,木子。她因为生了小孩子,辞退了室内设计师的工作,在家专心带娃。谁知道带来了一番折腾和不适应。在和丈夫、咖啡馆胖子老板的交谈中,全职妈妈的角色被看到了,而且被重视了。解决问题的思路由此打开。
像木子相似的全职妈妈遇到的问题主要是:孩子还小的时候,24小时离不开妈,但是妈也需要休息恢复。日复一日的生活让妈妈们身心疲倦。更不用谈那些和婆婆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的窘迫了。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是需要帮助妈妈们重新掌控生活,而非被动招架。鼓起勇气面对挑战,继续成长,而不是畏缩不前逃避现实。
这一期也许不少心灵鸡汤,大家慢慢喝。偶尔补一下醒脑提神。
一切从这句话开始,“孩子有多大,妈妈就有多大”。因为孩子出生的时候,妈妈这个角色才同时诞生。当然,二娃三娃出生呢?二娃有多大,这位二娃妈妈就有多大。多一个人远远大于1+1,这个道理不言而喻。孩子(们)不会的事情,做妈妈的同样困惑而不知所措。面对随时幼儿突如其来的各种状况,妈妈们(还有爸爸)可以如何处理呢?
我记得我和太太刚刚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,处处碰壁,孩子也没有照顾得好,经常跑医院。回忆当时,我们就是一直在被动招架着突如其来的变化,缺乏经验。另外,我们侨居海外,对社区里的信息和一贯做法都不了解,处理问题起来更加困惑。当时觉得能做到美国人的育儿目标已经不错了。
第一,身体健康,不得大病;第二,不要自杀;第三,生活能自理。只要达到这三个目标,你就是成功的母亲,你的孩子就是对社会有益的人。未来的路,你管不了,也管不着
在国内,有不同的问题,妈妈总希望给孩子最好的最全面的照顾,甚至会过于无微不至。先不说孩子的成长,这样做妈妈的肯定身心疲累。怎么办?有的妈妈心就是不够大,也大不了,像木子这样完美主义者,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多不够好。这样的思想引起了妈妈们的焦虑不安。更有甚者,经常在朋友圈晒自己的娃和带娃生活,小心翼翼地活在别人的评价里。这样的行为不但不能带来满足感,反而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,试图事事都能完美呈现。
对于以上的情况,胖子老板引用《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》书里的观点,“不完美主义者认为,最好的状态是——长期预期很高,但是短期预期很低,低到不可能失败。……一旦行动,就有成长。不完美主义者降低了短期的目标高度,但是提高了坚持的长度,所以他们最终获得的结果往往很好。”
我理解的是我们没有必要事事尽善尽美,我们只要朝着一个方向努力就好了。说起容易,对于偶尔犯强迫症的我来说也不容易。无论是带娃,自己训练跑步,还是其他事情,偶尔我也会犯强迫症,尽可能做好。当然,有能力做到就应该做好。只不过,不要过度。我知道自己很容易过度,因此,不断提醒自己把目光从当下转移到未来的希望。
回到带娃这件事上,孩子突然出状况,不用自责,如果妈妈尽力了,无需不安。人无完人,爱不在于十全十美和全天候,只在于行动背后的初心。
胖子老板鼓励木子在碎片的日程表里留出一些时间给自己,例如约闺蜜聊聊天,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,这样能帮助她“能量回流”。这个和我之前阅读的《精力管理》说的同出一辙。《精力管理》里提醒我们,体能、情感、意志、思维,四个精力来源不是取之不尽的。我们需要注意他们的恢复。而其中一个建议就是留一些时间给自己做一些兴趣爱好的事情,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恢复情感,让我们刚好回到日程处理零碎的事情。在全职妈妈的角度上说,就是让妈妈放个短假,几个小时半天一天都可以。让她们都放松一下。
至于价值变现,不是经济上,而是情感上。妈妈们的精力恢复了,就更有能量和意愿,更加积极正面地照顾孩子和家庭。因此说,胖子老板给木子开出的这一剂药方:让她和婆婆协商,留出短时间来给自己放松一下,充电一下,这确实是有科学道理的。
愿意做妈妈的,已经勇气可嘉,鼓励妈妈们继续鼓起勇气,尤其面对自己的不完美和脆弱。我们传统的教育让我们以为要坚韧,不能在人前人后暴露自己的脆弱,这直接导致我们永远活着别人眼里,成为所谓的完美主义者。又或者,面对难关迎难而上奋勇前进,才算是一种勇敢。
其实他们不知道,真实地展现脆弱,也是更大的勇敢。恰恰是这些不完美,让其他人伸出援手,让我们建立链接。不完美,也是生命的机会。我们的家庭、朋友、职业,乃至人类社会的商业和国家,都是通过个体的不完美连接起来的。这就是真实的脆弱带来的奇迹。
我们应该鼓励自己,在面对难题、挫折、个人不完美和脆弱的时候,应该和身边的人倾诉和求助。不要把自己封闭住,自己一个人扛。要勇敢地承认,甚至“展现脆弱”,这才是更大勇气。这样也能让自己卸下重担。什么重担?
胖子说:“因为大家也都知道,自己其实有多不堪。所以你越是端着,内心会越无力,大家顶多羡慕你,却不会真的喜欢你。而当你放松自己,内在和外在世界,都会更喜欢和接纳你。你是要孤苦伶仃地被羡慕,还是要真心实意地被喜欢呢?”
“你应该看到了,在真正爱你的人心里,暴露脆弱和缺点并不可怕,反而会带给你力量。没有人会爱一个完美的人,尤其是这个完美还是假装的。”
在此,胖子老板唤醒了内心深处的木子,勾起了她童年时候对外婆的回忆。木子听见外婆那缓慢的、带着乡音的声音说:“木子娃娃,你好厉害啊。你去了那么多外婆从来没去过的大城市,做了好多外婆不懂的事,你是我们家里最有出息的女娃娃,外婆好喜欢你。当妈不容易,娃有多大,妈妈也就有多大。你也是个娃娃啊,你已经做得很好了。不管怎么样,外婆都很爱很爱你,都和你在一起。”
读到这里,我突然想起《海洋奇缘》Moana 电影里,莫娜(Moana)第一次到帖卡(Te Kā)遇上挫折,她的好伙伴,毛伊(Maui)的魔法鱼钩也损坏了,一气之下离开了莫娜,在她绝望无助的那个宁静的晚上,她奶奶出现,温柔地鼓励她,再次勇敢尝试。那个片段和木子听到外婆的话语,深深打动着我。人世间的风雨再大,也熄灭不了来自亲情的那点烛光所带给我们的温暖和希望。
渐渐我也学会承认自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,不完美的儿子,不完美的丈夫,不完美的爸爸。我也时常在太太和孩子面前承认我做得好和脆弱的地方。这也让我不用在人前,逼着自己装模作样。我可以轻轻松松、坦然自在地“不为所动地”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。也让可以谦虚地向人请教学习(“我也有很多不懂的,请多多指教。”)
勇气为何物?
我活到了40岁,就只能为自己过去的40年做个事后诸葛亮。前30年,我有时也迷失了,活得疯疯癫癫,经常要么不知所为,要么不知所措。谈笑风生间一晃40年。幸好得到老天的眷顾,我找到了一个稳固的人生,过好自个儿的小日子。
有了勇气,人生掌控起来就更容易了。愿所有在一地鸡毛里生活的爸爸妈妈们都能够扫清障碍,再次找回稳妥、可行、持久的快乐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