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枚码农边跑边读的故事

《失落的卫星 深入中亚大陆的旅程》- 序幕 -大巴扎、流放者和塔季扬娜 - 跨越霍尔果斯的边界

2025-09-10

请恕我孤陋寡闻,刘子超在序幕题目里的大巴扎是什么?我查了一下,“巴扎”(Bazaar)一词源自波斯语,在维吾尔语等多种中亚语言中都表示“集市”的意思。因此,“大巴扎”通常指规模宏大、历史悠久、商品种类繁多的大型市场,例如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大巴扎和中国新疆的喀什大巴扎、新疆国际大巴扎。

霍尔果斯

2010年的夏天,刘子超来到了霍尔果斯,一个中国通往哈萨克斯坦的口岸城市。“霍尔果斯”这个词,在文章里只出现了一次,却引起我极大的兴趣。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?

原来这是一个由古时候丝绸之路驿站渐渐发展成的新的城市。早在汉代设立了西域都护府管辖大宛以东、乌孙以南的三十多个国家,当时的西域都护府设在现在轮台县。我查了一下地图这个管辖的地区也确实大,而且地形气候都十分恶劣。到了隋唐时代,霍尔果斯已经是一个丝绸之路中段北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。虽然有很长的历史渊源,但这个城市要到同治年间,中俄划界后,才成为边境哨卡,旧称尼堪卡。后来到1851年(咸丰元年)才开放成为通商通道,1881年(光绪七年)才正式成为中俄通商口岸。

从历史上看出,本来地上是没有边界的。不同种族的人互动,包括贸易,战争,抢夺,通婚。边界在权力的平衡中渐渐形成。当然,地理上的制约依然是传统边界的划分原则。霍尔果斯一直都没有被俄国吞并,即使在中国清代末期国力微弱的年代,很大的原因都是因为有这么一条天然的霍尔果斯河,中国在东,俄国(现在的哈萨克斯坦)在西。

由此可见,霍尔果斯是中国版图的尽头,国人的脚步走到这里就被拦住了。然而,一辆辆卡车正准备从这里启程,穿越国境把货物运到遥远而陌生的国度。刘子超“有那么一瞬间,我很想跳上卡车,随他一起穿越边境,前往阿拉木图——眼前的雪山变得一种致命的诱惑”。

货车司机告诉刘子超阿拉木图,又叫苹果城。事实上,在哈萨克语中,“阿拉木图”的意思就是“苹果之城”,这个城市早年确实盛产苹果。从此,对于苹果城的浮想一直缠绕着他。阿拉木图也是是哈萨卡斯坦的第一大城市,要走访中亚,深入了解这个地区文化,这个城市看来是必须在榜单前面的。